首页 > 资讯> 正文

紫光集团巨额亏损,原董事长赵伟国的商业帝国即将覆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12-21 14:13:48  阅读:305541

  在紫光集团破产重整的消息曝光之前,任谁都难以想象,这个IT领域的龙头企业,会面临巨额亏损的境遇。毕竟紫光集团与各地政府联手打造的很多项目还在进行,有的甚至投资高达百亿、千亿级别。所幸的是,目前紫光集团已经引入了新的战投。智路建广参与投资以后,能够极大地缓解紫光集团的债务问题,让未来的发展有了转机。但毋庸置疑的是,原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已经完全丧失了对集团的掌控权。因为连年的经营不善、管理路线失误,紫光集团背后的债权人已经对赵伟国丧失了信心。那么,赵伟国的商业帝国是如何建立,又如何岌岌可危的呢?这一切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

  早在2009年,赵伟国掌控的健坤集团买入紫光集团49%的股权,赵伟国以少数股东实控人身份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并负责企业经营管理。此后赵伟国操纵紫光集团频繁通过巨额融资开展境内外并购扩张。其实赵伟国管理紫光集团的手段,大多是从自己涉足房地产行业积累的商业经验而来,因为赵伟国早期的财富积累主要来自于新疆的房地产行业。用地产经验来做半导体行业,难免会水土不服。经过十余年的折腾,赵伟国虽然有过风光的时候,但从结果来看,紫光集团从赵伟国入股前的总负债几十亿,净资产为正,到现在负债两千亿,显然是极其失败的结果。

  据悉,目前整个紫光集团负债率超过90%,每年仅利息就高达百亿,整个集团正常经营的现金流远远不够归还利息,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2000亿负债的本金将永远无法偿还,不处理欠债还会越滚越多。现在紫光集团资产里存在大量毫无价值的存货和虚假的商誉,整个公司早已资不抵债,真实的净资产是负的1000多亿,破产重整实属无奈之举。

  但值得注意的是,赵伟国虽然没能带领紫光集团做大做强,但是却用做房地产的那一套逻辑,让自己实控的其他公司赚到了钱。其中北京紫光科技服务集团和紫光海阔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公司打着科技公司的名义,通过紫光集团的项目低价拿地,早已经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在武汉长江存储项目、厦门紫光科技产业园等项目中,赵伟国个人控股的公司都直接获得了几亿到几十亿不等的收益。这其中有的是政府补贴,有的是在项目中高价代建厂房和生活区。更大利润来源在于通过以科技项目低价拿地,然后卖商品房。通过这种方式赵伟国已经套取了上百亿的利润,目前赵伟国所控制的所有科技公司全都严重亏损,只有房地产这部分利润很高,也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多个项目亏损,赵伟国依然希望联合各地政府做大半导体项目,趁着国家投资半导体的热潮在广州、南京、天津、云南、北京、苏州、郑州、福州等众多城市开展“从芯到云”战略。从本质上讲,赵伟国的真实意图或许是以长江存储、紫光展锐和新华三等国有控股科技公司的名义索要政府资金和低价土地,让背后实控公司在地产方面得到高额回报。

  据说,赵伟国通过自己参与或利用其他人代持等方式,共计注册了几百家公司,用这些公司和紫光集团及其控制的紫光展锐、长江存储、新华三等企业进行各种复杂的交易。而随着紫光集团“暴雷”,赵伟国的商业帝国也会随之没落,过往的不当决策甚至是违规操作,也许都会浮出水面。

  紫光集团从清华大学创建的一家校办企业起步,到如今紫光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峥嵘三十余年,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如今巨额亏损的境遇也让业界非常惋惜。科技行业需要沉下心来一点点去发展突破,绝不是大举借债搞并购就能成功的。希望未来紫光集团的管理人,能够真正把心思放在搞好半导体产业上。有了赵伟国的前车之鉴,我们不难看出,打着半导体的旗号做地产,万万要不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阅读